球速体育校内“小盆栽”变成社会“大风景”

发布时间:2024-12-20 11:59:23    浏览:

[返回]

  球速体育官网“88万辆大小车辆,543万名支前群众,千万斤弹药和上亿斤粮食……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为江苏徐州打下深深的红色烙印,也为全市大中小学串联起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

  近年来,徐州聚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思政育人内涵,着力在大时代寻找思政课之“大”。

  校地教学研讨、网上同步课堂、初中“大思政课”城乡一体化育人实践校际研讨……自2017年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徐州市西苑中学开展城乡合作,在校地合作模式探寻、思政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探索城乡结伴发展的常态交流机制,为初中“大思政课”城乡一体化育人实践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年4月,我校联合丰县教师发展中心成功申报了省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着力破解制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工作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西苑中学党总支书记于欣说。

  2020年9月,徐州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在全市构建一个有机的思政育人系统。此后,该市结合在徐高校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决定由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及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牵头,组建起全市中小学共同参与的4个思政教育联盟,围绕思政资源共享、思政教育交流、思政课题研究等,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

  “我们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纳入中小学校党建考核,并建立了党建、论坛、网络、活动‘四大平台’。”徐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艳告诉记者,从制定章程、签订协议,到逐步开放资源、互派教师,再到课程研究、联办活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步伐迈得稳健而又坚实。

  徐州还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纳入全市意识形态建设责任清单,先后选出徐州一中、邳州市八义集高中等一批示范基地,形成了30多个特色品牌。“通过建立层次分明、上下贯通、协同育人的思政育人系统,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实效显著增强。”刘艳说。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课程资源是关键,怎样抓好这个关键?如何在各学段循序渐进地开好兼具课程要求与地方特色的思政课?打磨贯通各学段的精品课程,是徐州市“解题”的首要步骤。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各学段教师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时,都会提到徐工集团,但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又有不同。”中国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秀芝介绍,学校教师团队在打磨课程时,会指导不同学段的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做好整体设计。小学阶段实地参观相关高校企业,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中学阶段参与研学活动,理解伟大成就背后的科技、人才支撑;大学阶段开展实践活动,领悟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价值旨归,明晰使命担当。

  “在四大联盟的基础上,我市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中心,各学段教师聚焦核心知识模块,打造贯通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徐州市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宋梅介绍,教师们会根据不同主题,创设从“故事”到“问题”、从“实践”到“学理”的分层进阶课程内容。

  2023年11月底,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名单,徐州市教育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联合申报的“建设‘三三三’工程,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项目,被评为优质资源精品项目。

  “项目以实践活动课程化为落脚点,以馆校融合制度建设为保障,针对大中小学3个阶段,打造纪念馆、学校和线类课堂,创新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3类课程,切实培育红色基因,培养红色接班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主任贾萍说。

  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廷伟介绍,为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徐州立足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红色场馆育人功能,推动各场馆与大中小学开展“结对子”活动,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在深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载体、拓展教学场域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思政课程群建设,结合各学段特点丰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推动全市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现从点到面的贯通、由课到人的延伸、自内而外的互联。

  “通过提升学段贯通性、联动校内外资源,既凝聚起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合力,也有效共享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拓宽了一体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思政教育由校园内的‘小盆栽’变成全社会的‘大风景’。”刘艳说。

  “从队伍结构看,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但部分乡村初中和小学还存在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印少云介绍,为发挥联盟牵头高校的师资优势,学校从源头培养和在职培训两方面入手,积极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印少云告诉记者,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我们要通过课程设计吸引学生来认真听讲,让他们真正学习、了解、认同,自觉践行课程中讲授的理论和道理。这需要思政课教师真懂真信,根据学生特点去设计课程。”印少云说。

  在徐州,像江苏师大这样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头雁引领”作用的高校还有很多。徐州将在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持续举办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擂台赛,组织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等“七大行动”,激发教师参与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为更好推动“雁阵齐飞”,徐州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机制保障,重点指导县(市、区)和直属学校向思政学科倾斜,统筹解决好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缺口问题。同时,该市还以思政课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等为主体力量,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团队,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名师巡讲等活动,打造具有引领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思政课教师团队,带动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一步,徐州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持续挖掘推出一批典型案例、评选一批思政金课等举措,达到横向融汇各课程、各群体,纵向贯穿各学段的一体化推进效果,打响具有徐州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品牌。

搜索